一、项目建设期间的环境影响 本工程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施工单位要严格照有关规定及采取报告中所提的防治措施进行污染防治,并加强监管,可使本项目的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二、项目运行期间环境影响 1、电磁环境影响 (1)、变电站部分 根据已运行并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潮州110千伏三饶变电站类比测量结果的预测分析,110kV荷花变电站本期建成投运后,站外电磁环境水平即能满足相应评价标准。根据变电站电磁影响因子随距离增加而迅速减小的特性,可以预测荷花变电站本期建成后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内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均能满足相应评价标准。 (2)、架空线路部分 根据理论计算结果预测,架空线路沿线的工频电磁环境水平预测值(离地1.5m)为工频电场强度25V/m~1463V/m,工频磁感应强度0.58μT~25.3μT。 综上所述,所有预测值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频率为0.05kHz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制值要求,即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 2、声环境影响 厂界噪声:根据软件预测计算,110kV荷花变电站建成投运后,变电站厂界噪声贡献值为24~35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功能区的排放要求。 架空线路噪声:采用类比分析预测,以茂名市110kV三浮线为类比对象,本工程投产后,架空线路沿线的声环境质量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即昼间55 dB(A)、夜间45dB(A)。 3、水环境影响 本工程变电站按无人值守设计,运行后只有少量日常维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约0.36t/d),生活废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不外排。 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无废水排放。 4、大气环境影响 本项目运行期间没有工业废气产生,对周围大气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5、固体废物影响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日常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发生事故排油时产生的废变压器油。 日常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少(约2kg/d),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发生事故排油时产生的废变压器油油(每台主变≤13t/次)经站内已有的事故油池收集后,交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